1-1校長領導
1-1-1 具有特殊教育理念與辦學方針,校務發展願景能切合學校的需要與特色。
1-1-2 用人適才適所,強化團隊合作,並能激勵教職員工熱忱服務創新發展。
1-1-3 以多元溝通管道了解與參採師生意見,積極參與師生活動,建置校園民主和諧環境。
1-2行政效能
1-2-1 依特殊教育發展趨勢、學校願景與發展特色訂定校務發展計畫,且能落實執行與定期檢討。
1-2-2 依據相關法規與實務需求,訂定各項校務規定,並能適時檢討或修訂。
1-2-3 定期召開各項法定會議,確實執行會議決議並有追蹤機制。
1-2-4 設有內部管控制度或自我評鑑機制,對於學校營運實施自我監督;以多元方式蒐集對校務運作之意見,作為校務發展改進之參考。
1-3績效表現
1-3-1 建置學校的發展特色、具體推廣教學創新以提升教學品質,辦理成效良好。
1-3-2 學校或師生參與各項競賽、服務與活動,表現良好。
1-3-3 定期檢視辦學成效,提升親師生認同並獲得外界肯定。
2-1課程發展
2-1-1 學校課程計畫完整,內容涵蓋各學部之各教育階段課綱規定,並經相關會議審議通過。
2-1-2 學校課程因應特殊教育學生之特質與需求,提供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及相關支持服務。
2-1-3 學校依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與特殊教育課程實施規範設計課程,並適切融入議題,且具成果。
2-1-4 定期進行課程評鑑,以評估課程實施及推動相關措施,並做為課程改進參考。
2-2個別化教育計畫
2-2-1以團隊合作方式共同研擬個別化教育計畫(IEP),且經特推會審議通過,並依法定期程定期召開檢討會議。
2-2-2IEP會議召開之參與人員符合特殊教育相關法令之規定。
2-2-3IEP之內容符合現行特教法規,以及學生的特質與需求;結合相關資源,確實執行。
2-2-4 IEP每學期至少檢討一次,並將檢討結果納入教學輔導或下一學期修訂與調整之參考。
2-3有效教學
2-3-1 教師因應特殊教育學生之特質與需求,實施學習內容之課程調整。
2-3-2 教師根據核心素養、課程目標及學習重點,採用協同或其他多元教學模式與策略,善用各類教材教具及其他相關教學資源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2-3-3 教師依學生的學習功能與需求,進行心理情緒或物理環境調整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2-3-4 教師依據各領域/科目之學習表現及學生身心條件,採用多元及適性評量調整措施。
2-4實習與轉銜輔導
2-4-1 依據學生職能評估結果,規劃適切之實習課程及場所;訂定實習輔導計畫,與合作廠商簽訂完善契約,並定期檢討成效。
2-4-2 各教育階段確實召開轉銜會議,擬定轉銜輔導計畫,建立完整轉銜輔導檔案,並提供適當的轉銜輔導與服務。
2-4-3 依法完成轉銜通報(轉學、休學、畢業、升學、就業等),並落實畢業生離校後持續六個月之追蹤與輔導。
2-5專業團隊服務
2-5-1 建構專業團隊合作方式及運作程序。
2-5-2 依法進用相關專業人員、教師助理員及住宿生管理員,提供職前與在職教育訓練並定期督導考核。
2-5-3 依學生的學習功能與需求提供身心障礙學生專業團隊服務,定期檢討並追蹤輔導與服務成效。
3-1學生輔導
3-1-1 訂定學務與輔導年度工作計畫及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並確實執行。
3-1-2 學校建立全校性三級預防機制,且追蹤實施成效,並能辦理教師對學生輔導、正向行為支持研習,增進行為問題處理知能,落實學生輔導工作。
3-1-3 主動全面性瞭解學生之適應情形,對具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擬定行為功能介入方案,提供相關行政支援,確實執行與檢討。
3-1-4 訂定學校學生申訴服務實施辦法,並設有申訴專線,提供學生和家長申訴管道。
3-2生活教育(含住宿管理)
3-2-1 學校訂定危機處理計畫(含各項演練),並針對相關校安通報事件作業流程積極宣導(含緊急事件處置流程與聯絡方式)、執行及追蹤。
3-2-2 以多元管道對各類生活教育相關主題進行宣導,且有實施紀錄。
3-2-3 住宿管理辦法完整,且依辦法確實執行;管理人員配置適當,依工作守則及標準作業流程執行任務,且能妥善處理偶發事件(無住宿者不列入計分)。
3-3學生活動
3-3-1 辦理學生多元競賽活動,擴增視野與增加學習機會。
3-3-2 成立各種社團,提高學生參與之普及性,各社團活動運作良好。
3-3-3 與普通學校進行校際交流活動,擬定實施計畫並確實執行與檢討。
3-3-4 安排學生參與社區各類活動,促進融合並定期檢討執行成效。
3-4班級經營與親師溝通
3-4-1 學校協助教師增進班級經營知能的相關措施。
3-4-2 明訂導師工作細則,規劃教師教學與班級經營策略,並確實執行。
3-4-3 積極建立親師合作互動機制,重視親職教育,協助學生適性發展與成長。
3-5性別平等教育推動與性平事件防治工作
3-5-1 依法設置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擬定年度實施計畫、編列預算並確實執行,校內並具備有校園性平事件調查人才庫之專業人員。
3-5-2 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與教學;定期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習與宣傳活動,及運用性別平等學習資源,定期追蹤與檢討辦理成效。
3-5-3 學校網站首頁設有性別平等教育專區,以學生可及、可得與易讀方式呈現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資訊及活動,且可與校外相關資源連結。
3-5-4 確實公告與宣傳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並能針對發生之事件展開調查處理。
3-5-5 訂定懷孕或性別平等事件學生之教育與輔導等相關措施,並確實執行。
4-1教學設施
4-1-1 訂定教學與實習設備、材料、物料之管理規範;各種教學器材能充分使用且有安全管理措施,並由專人確實管理、清查與盤點。
4-1-2 學校設施設備能定期盤點與檢修,且修繕流程簡便,各項紀錄完整。
4-1-3 建構完善之校園無障礙學習環境,各項設施設備與空間符合相關規定。
4-2資源整合
4-2-1 學校教學設備與空間建置共享機制,整合與運用相關資源,提升公共資源使用效益。
4-2-2 宿舍軟硬體設備符合舒適、安全之規定,並能符合性別平等、注重隱私且人性化之空間規劃(無住宿者不列入計分)。
4-2-3 積極建立志工制度,充分運用社區資源(含家長人力),協助校務推展。
4-2-4 結合民間組織與產業界之社會資源,並建立夥伴關係,以充實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務實致用之學習成效。
5-1教師專業
5-1-1 教師每學年定期參與各該主管機關提供之教師研習或進修課程。
5-1-2 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研究具體呈現自身專業知能成長與學生學習成效。
5-1-3 學校校長及教師每學年在學校或社群整體規劃下,至少公開授課一次,並有專業回饋紀錄,形塑同儕共學之教學文化。
5-2社群運作
5-2-1 校內教師建立相關專業學習社群並有完整計畫;確實執行且有公開成果發表與分享。
5-2-2 學校積極鼓勵教師參與校內與校際之各項專業社群活動、行動研究,提供教師進修成長。
5-2-3 各領域/科目有完整的共備觀議課執行紀錄,其社群活動或研究結果能與相關課程設計結合。